奋力建成全国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宜荆荆都市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系列之一
/col/col375/index.html
/col/col445/index.html
/col/col16608/index.html
/col/col15483/index.html
奋力建成全国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宜荆荆都市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系列之一
2023-09-07 15:13
《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指出,要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一节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供需结合、高端发展”的思路,健全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重点在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商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多个重点行业提档加速,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工程,促进都市圈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生产...
《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指出,要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一节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供需结合、高端发展”的思路,健全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重点在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商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多个重点行业提档加速,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工程,促进都市圈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到2027年,都市圈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宜荆荆都市圈各地在提升物流功能、培育物流主体等方面积极行动,稳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到2027年,宜荆荆都市圈干线水铁联运集装箱量年均增长15%以上,500公里以上长距离公路运量大幅减少,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2%左右,形成基础设施联通更畅,平台服务更优,企业实力更强,市场环境活力更旺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建成全国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提升物流功能。围绕煤炭、磷矿石、铁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在宜昌、荆州统筹布局建设一批大宗工业品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优化提升大宗商品物流服务功能。依托宜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围绕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的农产品、水产品优势产区和重要集散地,规划布局一批集交易、预处理、流通加工、冷链仓储于一体的综合型冷链物流中心,提升冷链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统筹谋划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补齐宜昌三峡机场、荆州沙市机场物流设施短板,融入湖北空运“双枢纽”建设,力争2027年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万吨。优化港口危货作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宜昌白洋港、姚家港,荆州江陵石化、观音寺、松滋车阳河,荆门浰河、石牌、沙洋港等危险品专用码头建设。完善城乡物流服务网络,加强都市圈现有物流配送设施的整合,提升城乡物流专业化配送水平。
培育物流主体。突出都市圈资源融合,鼓励三地骨干物流企业、高成长性骨干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开展合作,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到2027年,培育3A级及以上物流骨干企业35家,培育5A级物流企业2家,培育1~2家物流上市公司。开展现代物流产业链协同招商,围绕区域强链补链,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的多式联运、口岸物流、现代物流、航空货运、快递物流、国际货代、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等全国物流企业100强和5A级物流、供应链管理企业,在宜昌、荆州、荆门设立物流区域总部、业务总部及配送分拨基地,全面提升都市圈物流业发展实力。积极主动发挥协会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申请成立都市圈现代物流行业协会。
——摘自《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
宜昌多式联运枢纽畅通供应链物流体系上半年多式联运吞吐量超一千万吨
宜昌白洋港。 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中心 供图
9月1日,在宜昌国家物流枢纽核心项目——白洋物流园大宗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建设工地,记者看到,2栋钢架结构的仓库已现雏形,另外4栋仓库的地基正在紧张开挖。8个单元智能化货物集散中心16栋建筑主体工程已完工,年底前将全面竣工。作为国家物流枢纽补短板的项目,白洋物流园建设“加速度”,是宜昌着力提升物流功能、完善城乡物流服务网络的一个缩影。
宜昌市瞄准长江咽喉枢纽的目标定位,重点推进国家物流枢纽项目、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夯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做优存量,不断完善枢纽衔接项目,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补短板11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77亿元,“前港后园”战略步伐加快,新建及扩能改造港口10个;做好增量,组建现代物流产业链招商专班,通过以商招商、以会招商等方式,向外挖掘项目来源,先后招引传化公路港、薛航物流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重大物流项目落户。
建设多式联运枢纽,宜昌市通过完善多式联运物流集疏运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运输组织。经过培育,先后开通“北粮南运西进”“疆煤入鄂”“钟摆航线”等多式联运示范线路。今年以来,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中心牵头,会同市财政、商务、临空办(筹)等相关部门形成政策合力,首次全面整合水路、铁路、航空物流政策,为“钟摆航线”、“疆煤入鄂”、北货南运西进、西北—华南双向对流等多条特色联运线路提供支持,提升重点生产企业物流配套服务能力。
加强互联互通,构建畅通物流体系。宜昌市物流业发展中心多次对接武铁集团、中远海运集团、广州港集团等大型央企、国企及平台运营公司,争取运价下浮、杂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成本低、时效高的“门到门”全程多式联运服务。强化区域协同,推进联运高效发展。中心积极与重庆港、钦州港等港口对接沟通,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宜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节点优势,吸引外地货源在宜昌中转集并,加快打造多式联运枢纽,高质量建设供应链物流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多式联运吞吐量达到1037.05万吨,同比增长10.6%。
开辟国际物流通道,宜昌积极对接汉欧、渝新欧、长安号等中欧班列,开辟宜昌铁路出口外贸通道,2022年发送337车皮674标箱,创历史新高。探索开辟宜昌东—宁波港、厦门港等铁海联运通道,与重庆果园港开展“港港联动”,打造“宜昌—重庆—钦州”西向南路出海通道,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在2022年国际形势严峻、传统海运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有力保障了出口供应链稳定安全。利用三峡物流园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发展新型贸易物流业态,提高传统贸易效率,2022年通过该方式出口陶瓷家具、建材机械等外贸货物价值25.5亿元,相较2021年增长6.7倍。
织密物流网络,提升服务水平。宜昌不断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全市已形成“2类国家物流枢纽——20个市级功能性物流园区——7个县级物流中心——81个乡镇服务站——1330个村级物流服务站”五级物流枢纽网络体系,物流服务网络实现100%全覆盖。天元物流整合全市90%的钢铁供应链市场,构建钢铁供应链生态圈,打造“贸易+物流+运营”供应链发展体系,2022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目前,宜昌正在全面整合多式联运、始发班轮、中欧班列、铁海联运、航空货运等物流政策,争取早日出台《宜昌市物流通道政策性奖励办法》,通过真金白银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 毛劲松 李晓琼
荆门多式联运上升态势明显1至7月发送货物2138标箱,超去年全年
荆门东火车站货场。 张兆宇 吴浩 摄
日前,在荆门东火车站货场,火车和装卸的车辆来来往往,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一批批集装箱将通过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运往武汉、宁波、广州等地。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市通过公铁联运发送内外贸货物2138个标箱,较2022年全年1611个标箱,增长32.7%,预计今年全年将运送超过3000个标箱。”荆门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多式联运,是一种通过依托两种及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先进运输服务方式,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综合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代表着综合运输发展方向。
为助力多式联运快速发展,荆门市积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先后出台《荆门市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荆门新港至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定班航线补贴办法》《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补贴政策措施》《加快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激发多式联运发展活力。今年8月,荆门市交通运输局、中铁武汉局宜昌车务段、中铁武汉局汉西车务段、荆门市交旅集团联合发文,合力推进落实铁水联运发展相关规则标准指南,加强政策研究和业务研讨,协调解决铁水联运发展中的问题,促进设施无缝衔接、列车运力保障、港铁协同和路局联运、信息互联互通、规则标准统一,积极推动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
围绕荆门现有的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千亿产业,荆门市常态化开通五条多式联运通道。其中公铁联运通道2条:荆门—武汉短驳、荆门—武汉—欧洲(简称“荆汉欧”);公水联运通道1条:荆门—武汉阳逻港;铁海联运通道2条:荆门—宁波港,荆门—广州南沙港。
为打通国际物流“微循环”,保障“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常态化运营,保障长城汽车扩产后公铁联运运力,荆门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与宜昌车务段协商,增加荆门站货运线供给并启动货场改造项目,推动单日运量由1列210辆提升至2列420辆,有力助推荆门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为提升外贸韧性,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今年5月,荆门市将荆门B保中心物流支持政策与“荆汉欧”国际班列物流补贴政策对接后,“保税+班列”联动发展组合优势得以更好发挥。1—7月,荆门B保中心进出口10.6亿元,5.5万平方米仓库满仓运营,在全国81个B保中心排名第26位,在全省7个B保中心排名第2位。
不仅如此,荆门市还在夯实多式联运发展基础上持续发力。铁路方面,研究谋划中心城区铁路货运枢纽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汉江沙洋港疏港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浩吉铁路荆门北至子陵联络线工程、长荆铁路复线改扩建、荆沙铁路改造、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加快推进S331钟祥文集至双河段改建工程建设。水路方面,加快推进钟祥市浰河航道整治工程、钟祥港浰河港区综合码头工程和钟祥港转斗港区转斗综合码头改扩建工程。园区建设方面,荆门国际内陆港公铁物流中心二期预计10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沙洋煤炭储备·集装箱散改集基地、浩吉铁路荆门北站顺洋物流仓储基地建设等。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门日报记者 刘伟峙 通讯员 周洁
荆州铁水联运枢纽构筑内陆开放新“沿海”1至7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415.2万吨
初秋时节,长江荆州段碧水悠悠,宽阔的江面上,船舶的汽笛声此起彼伏。
在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浩吉铁路“十字交叉”口的荆州江陵石化码头工程项目现场,10余条粗细不一的管道从码头延伸至后方的存储基地,施工人员正在对管道设备进行蕞后的检测,为即将开展的联调联试做准备。
江陵石化码头工程项目是依托国家能源大通道而建设的重点港口项目,主要承接长江上下游油品、液态化学品水运中转,以及华鲁恒升等重点企业物料输送,为江陵临港工业园的发展提供支持。码头的年设计吞吐量是350万吨。
向北1.7公里,总投资8.7亿元的江陵石化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工人们挥洒汗水抓紧施工。
该项目是集汽油柴油、化工原料采购与批发、物流配送仓储为一体的化工能源物流基地,主要辐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石油化工和盐化工千亿元以上规模产业集群,预计明年底完工。
眼下,荆州正掀起新一波铁水联运项目建设热潮。今年以来,荆州朝着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这一主攻目标加速前进,谋划的38个具备较强综合竞争能力的建链、补链、强链物流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63.9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其中,已开工项目16个,拟开工项目8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4个。
聚焦降低物流成本,荆州以开展第四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载体,打造全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链、资金流、物流“西进北上”的磁场洼地和中部地区原材料加工、产品低物流成本配送的枢纽。
在培育品牌线路上,荆州做强“北煤南运”“南货北上”大宗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做大化工品从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铁水联运线路,做优粮食海进江的西进铁水联运线路,打造进口铁矿石海进江再转铁路至西南、西北的铁水联运线路。目前,荆州港依托铁矿石、光伏砂、磷矿等大宗商品稳定运行12条精品航线万吨。
在发展定制物流上,荆州港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首批3万吨亿钧耀能光伏砂运贸一体和10万吨铁路纯碱盐卡港配送业务;荆州海关、商务局、荆州港务集团联合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山鹰、玖龙纸业进口纸浆外贸箱业务通过荆州盐卡口岸直达进口;新开辟“荆州—南阳”水铁联运通道,与河南南阳汉冶特钢公司首批签约矿石供应量40万吨,相比全程铁路运输可降低成本17%以上,实现海江铁无缝对接、车港船有序衔接。
创新物流服务不断,智慧港口发展也迈上新台阶。今年6月,松滋车阳河智慧港口项目投入使用,成为全省首家实现电动集卡无人驾驶、远程操纵装卸集装箱等5G全场景应用的港口。
1至7月,荆州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415.2万吨,占年度目标的63.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21万标箱,占年度目标的61.1%,其中,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16326标箱;完成铁水联运量983.82万吨。
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州日报记者 陈雪玲 通讯员 张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