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仓库出租信息 > 正文内容

激发动力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admin4个月前 (03-15)仓库出租信息137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一年。如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萍乡市委书记刘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等话题,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萍乡作为老工矿城市,近年来采取了哪些改革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又将如何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刘烁:近年来,萍乡市锚定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奋斗目标,深化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用好改革创新“金钥匙”,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四大赛道”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长壮大,2024年“四大赛道”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9.7%,较2023年提升9.5个百分点,有力拉动和支撑了工业经济增长。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构建“1个总院+N个专业性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科创平台体系,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均已进入实体运行阶段,萍乡(长沙)飞地科创中心已有28项科技成果在萍转移转化。二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创新实施工业企业亩均、低碳、科技、人均“四个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对不同企业实施差异化要素配置、精准化政策扶持,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三是建强园区平台载体,萍乡经开区完成调区扩容。2024年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1个、主导产业链项目149个。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登记注册直接核准制、率先推行“评定分离”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四论评价+产业政策+双向承诺”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定增招商”新模式,成功招引一批上市企业扩建项目落户。

  未来几年,我们将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重点突破带动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为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注入强劲动力。持续深耕新兴产业“四大赛道”,加快推进市级工业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中资环集团区域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煤化工和资源循环利用两个百亿新增产业。同时,加大电瓷(绝缘子)、工业陶瓷、烟花爆竹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培育先进陶瓷、钙基新材料、全固态储能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发展细分赛道,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激励计划,力争2025年全市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萍乡作为湘赣边区域全面合作先导区,在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成效?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化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

  刘烁:作为唯一全域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设区市,萍乡市全面深度融入长株潭、联动湘赣边,助力湘赣边区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一是深度融入的导向越树越牢。坚决扛牢湘赣边区域全面合作先导区的使命任务,与长株潭三市全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湘赣边等相关县(市、区)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30余项,构建起了更加紧密的朋友圈、协作圈。二是融合发展的机制愈加完善。与长株潭、湘赣边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合作交流机制,连续3届以观察员城市身份参加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全部加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定期举办湘赣边区域人才、产业等联席会议或发展论坛,实现了常态化、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三是携手共进的成果日益丰硕。全力写好产业发展融通、资源要素流通、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畅通、生态治理共通文章,2024年上栗—浏阳、湘东—醴陵跨省合作产业园区完成产值237.1亿元,与中南大学共建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与株洲市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出台《大气污染协同防治条例》并在两市同步施行,湘赣边区域53个县(市、区)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机制,聚焦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以秋收起义100周年纪念活动为抓手,用好用活湘赣边丰富红色资源,切实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聚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强化我市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与长株潭、湘赣边的配套协同发展,全力打造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长赣高铁、萍水—渌水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战略支撑保障能力,持续畅通区域人员往来、要素流通。同时,在战略协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紧密合作,特别是加快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积极探索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推动示范区内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不断开创合作共赢、携手共进新局面。

  人民网:文旅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萍乡持续擦亮“工运摇篮”“户外天堂”“花炮故里”“中国辣都”四张城市名片,在提振文旅消费上有着不俗表现,请问具体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下一步将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刘烁:近年来,萍乡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一是坚持以全域布局为基础。统筹全市文旅资源,成立市文旅集团,积极打造全域营销推广体系、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以武功山景区为龙头的“1+3+N”文旅产业园。2024年,全市纳入闸机系统统计的6家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33.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其中武功山景区接待游客486.03万人次、同比增长21.4%。二是坚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宣传推广“工运摇篮”“户外天堂”“花炮故里”“中国辣都”四张城市名片,通过开展《风起安源》光影演艺、策划“武功山夜爬”热点、创意主题焰火燃放等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萍乡的知名度美誉度。2024年,萍乡全域全网曝光量达425.3亿次、同比增长22.7%,获评“中国生态美食地标辣文化之都”,武功山获评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旅游名山。三是坚持以业态创新为支撑。创新推出“萍乡十大文旅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切实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品质。武功山景区建设长达3.5公里的文旅消费带,立足“文韬武略科技范儿”,创新“武功山+大模型”“武功山+机器人”等场景应用,实现文旅与AI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颖、更优质的体验环境。

  下一步,萍乡将坚持不懈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持续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重点发挥市文旅集团的统筹作用和武功山景区的龙头作用,加快武功山景区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绘制萍乡辣文化美食动态地图,融合“烟火气”与“潮流范”的特色美食美景,推动武功山景区的人气“流量”向市内“留量”转变、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着力构建“一个龙头、两个支撑、五大板块、八百里山水长廊”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萍乡作为老工矿城市,近年来采取了哪些改革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又将如何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刘烁:近年来,萍乡市锚定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奋斗目标,深化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行动计划,用好改革创新“金钥匙”,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四大赛道”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长壮大,2024年“四大赛道”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9.7%,较2023年提升9.5个百分点,有力拉动和支撑了工业经济增长。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构建“1个总院+N个专业性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科创平台体系,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均已进入实体运行阶段,萍乡(长沙)飞地科创中心已有28项科技成果在萍转移转化。二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创新实施工业企业亩均、低碳、科技、人均“四个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对不同企业实施差异化要素配置、精准化政策扶持,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三是建强园区平台载体,萍乡经开区完成调区扩容。2024年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1个、主导产业链项目149个。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一表同享”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行登记注册直接核准制、率先推行“评定分离”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四论评价+产业政策+双向承诺”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定增招商”新模式,成功招引一批上市企业扩建项目落户。

  未来几年,我们将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重点突破带动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为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注入强劲动力。持续深耕新兴产业“四大赛道”,加快推进市级工业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中资环集团区域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煤化工和资源循环利用两个百亿新增产业。同时,加大电瓷(绝缘子)、工业陶瓷、烟花爆竹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培育先进陶瓷、钙基新材料、全固态储能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发展细分赛道,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激励计划,力争2025年全市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萍乡作为湘赣边区域全面合作先导区,在融入长株潭城市群、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成效?下一步如何继续深化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

  刘烁:作为唯一全域纳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设区市,萍乡市全面深度融入长株潭、联动湘赣边,助力湘赣边区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一是深度融入的导向越树越牢。坚决扛牢湘赣边区域全面合作先导区的使命任务,与长株潭三市全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湘赣边等相关县(市、区)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30余项,构建起了更加紧密的朋友圈、协作圈。二是融合发展的机制愈加完善。与长株潭、湘赣边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合作交流机制,连续3届以观察员城市身份参加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全部加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定期举办湘赣边区域人才、产业等联席会议或发展论坛,实现了常态化、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三是携手共进的成果日益丰硕。全力写好产业发展融通、资源要素流通、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畅通、生态治理共通文章,2024年上栗—浏阳、湘东—醴陵跨省合作产业园区完成产值237.1亿元,与中南大学共建湘赣边新材料现代产业研究院,与株洲市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出台《大气污染协同防治条例》并在两市同步施行,湘赣边区域53个县(市、区)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机制,聚焦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以秋收起义100周年纪念活动为抓手,用好用活湘赣边丰富红色资源,切实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聚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强化我市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与长株潭、湘赣边的配套协同发展,全力打造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长赣高铁、萍水—渌水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战略支撑保障能力,持续畅通区域人员往来、要素流通。同时,在战略协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紧密合作,特别是加快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积极探索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推动示范区内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不断开创合作共赢、携手共进新局面。

  人民网:文旅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萍乡持续擦亮“工运摇篮”“户外天堂”“花炮故里”“中国辣都”四张城市名片,在提振文旅消费上有着不俗表现,请问具体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下一步将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刘烁:近年来,萍乡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一是坚持以全域布局为基础。统筹全市文旅资源,成立市文旅集团,积极打造全域营销推广体系、全域智慧旅游平台、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以武功山景区为龙头的“1+3+N”文旅产业园。2024年,全市纳入闸机系统统计的6家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633.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其中武功山景区接待游客486.03万人次、同比增长21.4%。二是坚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宣传推广“工运摇篮”“户外天堂”“花炮故里”“中国辣都”四张城市名片,通过开展《风起安源》光影演艺、策划“武功山夜爬”热点、创意主题焰火燃放等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萍乡的知名度美誉度。2024年,萍乡全域全网曝光量达425.3亿次、同比增长22.7%,获评“中国生态美食地标辣文化之都”,武功山获评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旅游名山。三是坚持以业态创新为支撑。创新推出“萍乡十大文旅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切实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品质。武功山景区建设长达3.5公里的文旅消费带,立足“文韬武略科技范儿”,创新“武功山+大模型”“武功山+机器人”等场景应用,实现文旅与AI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颖、更优质的体验环境。

  下一步,萍乡将坚持不懈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持续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重点发挥市文旅集团的统筹作用和武功山景区的龙头作用,加快武功山景区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绘制萍乡辣文化美食动态地图,融合“烟火气”与“潮流范”的特色美食美景,推动武功山景区的人气“流量”向市内“留量”转变、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着力构建“一个龙头、两个支撑、五大板块、八百里山水长廊”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仓库出租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changkuchuzu.com/index.php/post/14805.html

分享给朋友:

“激发动力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要选择广告形式而非中介操作?

为什么要选择广告形式而非中介操作?

中介基本上是按以下程序操作受托的厂房的:1:从价格、地点、交通等情况选择有优势的厂房进行中介。2:再将该厂房的信息通过各种广告形式把厂房信息发布出去,以吸引求租者。3:求租者得知厂房信息后与中介进行联系洽谈。4:中介带客户看厂房与业主三方进行洽谈。5:厂房经中介成功租出后业主支付所得厂房租金中的一个...

太仓市沙溪镇沙南路交警中队旁8000平米办公厂房仓库出租适合轻工电子服装

太仓市沙溪镇沙南路交警中队旁8000平米办公厂房仓库出租适合轻工电子服装

太仓厂房出租 沙溪厂房出租厂房位于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沙南路交警中队旁,距204国道2公里,锡太公路1公里,距沿江高速1.5公里,距太仓港15分钟,交通方便,现有厂房办公楼一幢共三层对外出租,总面积8000平方米,三层砖混结构,一二层为车间/仓库各2944平米,层高5.5米,装有大货梯一部,顶层为办公...

G0051 宝山罗店厂房2700平方米 办公420平合计3100平方米 单层厂房仓库出租

G0051 宝山罗店厂房2700平方米 办公420平合计3100平方米 单层厂房仓库出租

编号: G0051 宝山,罗店,厂房面积2700平方米,办公区+宿舍区面积420平方米,合计3100平方米,独门独院,交通方便,价格0.7元每平米每天,适合机械加工、 轻工电子、仓储物流等行业,租赁合同三年一签,短期的不租,非诚勿扰,谢谢配合。 看房预约:13391219793, QQ微信:5...

A8019 宝山工业园区(罗店)绿证15亩土地+8000平米模具注塑厂房出售

A8019 宝山工业园区(罗店)绿证15亩土地+8000平米模具注塑厂房出售

上海宝山工业园区(罗店)绿证15亩土地上8000平米厂房、空地2/3,厂房内部高度分别13米、8米、6米,8台2-16吨行车,400-600KVA独立变电房,模具、注塑生产正常进行中,厂房可单独转让,可带各种模具加工设备和注塑机一并转让,多项专利技术和众多优质客户也可同步转让。因公司发展方向调...

G0181 嘉定娄塘小面积80——800平厂房,单层,100kv,0.6元

G0181 嘉定娄塘小面积80——800平厂房,单层,100kv,0.6元

编号: G0181 嘉定娄塘小面积80——800平厂房,单层,100kv,0.6元, 看房预约:13391219793, QQ微信:541244349 欢迎加好友关注蕞新信息...

A8034 江苏太仓双凤镇新湖管理区广州西路204国道口3万平米新建标准厂房出租 共7幢可分幢出租 可装行车

A8034 江苏太仓双凤镇新湖管理区广州西路204国道口3万平米新建标准厂房出租 共7幢可分幢出租 可装行车

新建标准厂房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新湖管理区(广州西路、204国道交叉口),厂区占地149亩,其中新建约30000平方米厂房分7栋用于出租,每栋带二层约600平方米办公区。其中3栋车间带5吨行车基础、脚架,长104米、宽36米、高8.4米、每栋面积4199平方米; 4栋车间不带行车脚架,长123...